- 鄧守安
- (鄧守安, 邓守安) 宋代道士。 字道立。 居羅浮山, 修道有成, 善符籙法, 又以砂石煮煉金丹。 蘇軾素重其人, 與之交友相善, 嘗得贈丹砂, 並問其煮煉金液之術, 多有詩記其行。 羅浮山中相傳有黃野人, 然見之者少, 鄧守安一日忽於庵前見其足跡, 長二尺許。 守安雖遁跡山野, 樸拙訥言, 而〝好為勤身濟物之事〞, 廣施仁愛, 故世人多愛之。 嘗於惠明(治所在今廣東惠陽東)建浮橋, 用四十艘裝有鐵、 銷石的木船相連固定而成, 曰〝東新橋〞, 以利來往渡河之人。 蘇軾捐獻犀帶以助工役, 並賦詩一首, 盛贊浮橋之工巧及修成後時人之方便與歡欣。 詩云: 〝群鯨貫鐵索, 背負橫空霓。 首搖翻雪江, 尾插崩雲谿。 機牙任伸縮, 漲落隨高低。 轆轤卷巨索, 青蛟掛長堤。 奔舟免狂觸, 脫筏防撞擠。 一橋何足云, 灌傳廣東西。 父老有不識, 喜笑爭扳躋。 魚龍亦驚逃, 雷電生馬蹄。 嗟此病涉久, 公私困留稽。 好民食此險, 出沒如鳧鷖。 似賣失船壺, 如去登樓梯。 不知百年來, 幾個隕沙泥。 豈知濤瀾上, 安若堂與閨。 往來無晨夜, 醉病休扶攜。 使君飲我言, 好割無牛雞。 不云二子勞, 嘆我捐腰犀。 我亦壽使君, 一言聽扶藜。 常當修未壞, 勿使後噬臍〞。 聞人病, 守安以符藥救之。 又欲引蒲澗之水入廣州, 以供人需。 有感於鄧守安勤身濟物諸事, 蘇軾又有詩云: 〝少壯欲及物, 老閒餘此心。 微生江海間, 坐受瘴霧侵。 可憐鄧道士, 攝衣問呻吟。 覆舟私渡, 斷橋費千金〞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